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展播
为稳步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更好发挥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省级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近日,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遴选出了首批10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些美丽河湖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河湖生态环境,现通过专栏予以展播,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一湾白沙溪 一水润婺城
——金华白沙溪
白沙溪流经婺城注入金华江主流,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溪流上游的沙畈水库和金兰水库是浙中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为百万人口提供生命之源。
一 突出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白沙溪流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上游水电开发引发河道减脱水危机,湿地面积急剧缩减与生物栖息地丧失,生活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入江口断面水质一度恶化为Ⅳ-Ⅴ类。
二 主要做法
面对挑战,婺城区制定实施白沙溪“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以清源净流行动、绿脉守护计划、水韵富民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白沙溪美丽蝶变。
一是开展清源净流行动。2013年以来加大流域内居民搬迁、企业腾退和养殖场拆除力度,累计完成500余户原住民和40余家企业搬迁、拆除养殖场600余家。累计完成流域7个生活小区、2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设污水处理终端100余个、排查入河排污口150余个、建成农田氮磷拦截渠超10000米,系列组合拳让治水成效不断提升。
二是实施绿脉守护计划。划定占地9500余公顷的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对白沙溪源头地区实施整体保护,建立常态化巡查计划。推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涉及专项资金达800万。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溪沟护岸、挡墙修复、河道整治等三十余项水土保持工程。科学调度上游电站的生态流量,全面修复5公里减脱水河段生态。常态化实施鱼类增殖放流,累计超140吨、54万尾。以“数智赋能+河长制”的方式,建设小水电站云管理平台和巡河监控平台,强化智慧长效管理。
三是打造水韵富民工程。依托优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深入挖掘白沙溪文化旅游价值,冷水茭白、冷水藕等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兴起,成为农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强劲动力;白沙溪瓶装饮用水成为金华的一张新名片。建设“诗画白沙”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出16个精品村、14个秀美村,配套承办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卢文台治水文化节等多项体旅活动,不断打响山水体旅名片。
三 治理成效
2013-2023年,白沙溪入江口断面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Ⅲ类,流域整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及以上。河流生态流量得到保障,白沙溪生态流量完整率、及时率、达标率数据均达95%以上。生态系统改善明显,沿线植被覆盖率超90%,湿地鸟类显著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恢复。白沙溪三十六堰荣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称号,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潺潺流淌的白沙溪将琅琊山、铁店窑、熊猫猪猪国际牧场等多个景点串珠成线,助力沿线乡村吸引游客超100万人,乡村旅游收入超亿元。
四 经验启示
十余年来,白沙溪颜值不断焕新,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围绕一泓好水,婺城区以“水墨婺城”建设为统领,推深做实“美丽河湖”建设,在饮用水源地源头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智能化管护等方面提供借鉴参考,打造出独具婺城特色的“水域名片”。
来源 | 省生态环境厅水处、金华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 | 杨贡江
签发 | 陈利
原标题:碧水智治|浙江省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⑧:金华白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