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水利机械网>资讯列表>上海《智慧水务海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

上海《智慧水务海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

2022年11月08日 08:53:05 人气: 144 来源: 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智慧水务海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沪水务〔2022〕864号
 
  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市大数据中心:
 
  《智慧水务海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2022年10月14日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
 
  2022年10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智慧水务海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上海市《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和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的决策部署,落实《上海市水务海洋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水务海洋行业城市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2021—2023)》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全面推进上海智慧水务海洋建设,更好地支撑上海水务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要求,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海洋强国战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按照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部署和水利部智慧水利建设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务海洋体系框架,开启上海水务海洋行业数字化转型新征程,为新阶段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二)基本原则
 
  1.统筹推进,整合共享。统筹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水利部智慧水利工作要求,结合上海水务海洋实际,系统推进上海智慧水务海洋建设。同时遵循“整合已建、统筹在建、规范新建”的原则,注重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建共用,避免重复建设。
 
  2.需求牵引,应用为先。坚持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以水务海洋业务工作中普遍关注、需求集中的场景为牵引,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推进治理数字化,提升各场景应用的“管用”“爱用”“受用”程度,为水务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数据驱动,安全为本。将数据作为智慧水务海洋的核心驱动力,强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数据赋能水务海洋业务能力提升。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在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牢牢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三)发展目标
 
  未来三年(2022-2024),上海智慧水务海洋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两网”建设为牵引,突出数字孪生应用,持续打造数字化“五新”目标,即: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以“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建设为抓手,充分运用数字孪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数值模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水务海洋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水利新监管、供水新服务、排水新模式、海洋新能力、数字新生态,以水务海洋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到2024年,基本构建智慧水务海洋体系框架,初步实现场景数字化,为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打下扎实基础,数字孪生驱动的水务海洋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和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全国领先。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水利新监管建设
 
  以“数据赋能,智慧监管”为主线,依托数字孪生平台,推动跨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和流程协同,加快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引导数字孪生技术在河湖管理、水环境治理、智慧堤防等水利领域重点场景中的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升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控和管理水平。
 
  1.建设水环境治理场景
 
  围绕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升级河长制工作平台,完善河湖问题监管处置应用功能,优化“上海河湖”随行服务,推动骨干河道健康评价全覆盖,并不断加强与长三角河长平台信息联动。依托在建长江口省市边界水文监测站网信息化项目,持续深化水文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搭建全市水文行业数字化管理应用模块,提升水文业务管理的科学化、定量化水平。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构建水土保持综合数据库,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流程管理、信用监管,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搭建上海市水利行业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水利专项项目管理和河道疏浚底泥管理数字化应用,升级水务专业网格化(河道管理养护)和水闸泵站监测系统,持续提升水利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2.建设智慧堤防应用
 
  推进新技术在堤防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中的应用,建立防汛墙渗漏风险防控链,开展堤防全要素动态感知、数据可视化深度分析、智能并联监督管理,提升全过程感知监管、信息应用和精细管理水平。开展苏州河贯通区域堤防安全监测、苏州河堤防渗漏及漫溢智能管控应用场景建设,对堤防渗漏、亲水平台淹没、隧道穿越段形变位移和景观区域人员违法行为进行监视和预警。开展泵闸智慧运维平台建设,推动泵闸运维标准化管理体系、设施故障预诊断技术等研究落地,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控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推进数字孪生工程建设
 
  按照水利部智慧水利建设规划部署,对接长江委、太湖局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目标,结合上海水务海洋数字化场景需求,开展黄浦江数字孪生建设,推进防汛安全、水资源调度、堤防安全管理等重点场景应用,构建黄浦江上游拦路港河道段数字模型,实现堤防薄弱岸段、动态巡查轨迹等可视化展示。开展吴淞江(上海段)新川沙泵闸枢纽工程数字孪生建设,汇聚“人、机、料、法、环”全要素数据,构建工程影响范围的数据底板、模型平台和知识平台,实现工程建设期“四预”智能应用,打造在建水利工程数字孪生示范和标杆。以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苏州河西闸工程开工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已有的BIM成果,同步开展工程数字孪生建设,不断深化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建设成果。推进淀山湖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一期)BIM技术应用,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平台,同步推进工程数字孪生建设。
 
  (二)推进供水新服务建设
 
  围绕水资源管理及利用、饮用水安全和品质提升、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再造及线上线下融合,以监管模式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化、安全保障数字化、便民服务数字化为重点,深入推进供水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安全、可靠、韧性、高效、优质的供水新服务。
 
  4.完善水资源实时动态管理场景
 
  按照国家水资源系统建设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推进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持续提升水资源监测能力,夯实监测感知水平和应急能力。依托水资源实时数据,围绕取用水监管、节约用水、饮用水保护等重点工作,整合、拓展应用场景,积极对接“一网统管”平台,逐步实现由“看”到“管”的模式转变,推动建设水资源数据实时动态管理、取水超定额管理等应用,实现取用水许可、计划、监测与统计的全过程监管及预警研判,完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数字化场景,持续提升上海水资源管理的能力水平。
 
  5.建设供水保障场景
 
  持续推进黄浦、临港供水示范区建设,深化数字孪生南市水厂建设,打造供水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推动供水企业运营管理精细化、透明化发展,实现对在线监测、水质追踪、应急协同等业务应用的支撑。推动供水管网数字化监管,充分应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实现供水管网风险的全面动态评估及可视化展示,提高供水爆管事件响应的协同水平和处置效率,促进指挥调度的数字化、科学化、实时化,保障供水管网安全、高效运行。建设集监测、发现、响应、决策、处置、评估于一体的供水安全保障智能评估应用,加大二次供水监测力度,实现居民住宅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和信息实时公开。结合水务应急物资管理平台构建,建设供水应急物资管理场景,逐步形成市、区、企业三级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实现供水应急物资的全域查询、管理、沟通、调配等智能应用。
 
  6.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持续开展“一梁四柱”、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电子印章的建设和功能对接,推进水务海洋“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数据整合共享应用,提升应用支撑能力。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数字化再造,推动“一件事”“免审即享”等改革落地,深化跨部门协同、并联审批,推动线下窗口和线上服务融合,提升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水务海洋智慧便捷服务能力。推进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建设,整合对外政务服务渠道,打造智能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水务海洋公共服务水平。
 
  (三)推进排水新模式建设
 
  以增强防汛能力为重点,聚焦防汛排水、设施运行、执法监管、综合督查等业务领域,强化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排水领域的应用,突出应急处置应用场景建设,推进智能监管、排水设施运行调度等平台建设,构筑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排水监管新模式。
 
  7.完善智慧防汛场景
 
  推进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功能升级,聚焦城市内涝治理,深化智能场景建设,重点关注积水风险预报预警,强化历史汛情数据分析回溯,联合气象、住建、交通、公安等数据,借助数据模拟分析和视频识别,实现灾情提前预判、主动响应部署,提高积水事件、洪涝灾害智能发现、预测评估、指挥调度、协同处置等能力,提升道路积水事件处置效率。推进防汛会商系统升级改造,依托全市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将防汛视频会商应用延伸至乡镇(街道)及相关的水务管理部门。
 
  8.推进智能监管平台建设
 
  围绕行业监管督查的需求,推进水务海洋执法监管督查数字化,构建指令及时下达、任务灵活可控、信息实时共享、定位动态可视的执法监管指挥体系,实现水务综合监督、督查督办任务高效协同。整合行业资源,强化专业应用支撑,加强与相关行业信息共享,构建水务综合督查平台,以数字化推动管理模式转变,落实“查、认、改、罚”流程程序,实现水务行业监管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形成水务大监管格局。加强水务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推进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定额造价管理数字化,实现水务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可视化,提升行业精细化监管水平。
 
  9.建设排水设施运行调度平台
 
  围绕排水设施运行中存在的放江、溢流、冒溢等问题,建设全市排水设施厂站网户一体化运行调度平台,持续推进各区管、自管泵站运行信息的接入,强化一体化排水运维管理能力。优化排水设施监测网络,强化管网养护巡查信息采集,推动实现运行信息全收集、运行状态全显示、运行监管全覆盖的数字化排水管道设施养护。开展排水系统运行调度数据分析,构建排水模型,开展“四水分析”“四性分析”,优化运行方案,提升排水设施一体化运维管理能力,实现排水运行“互联互通、全网感知、智慧决策、智能应用、精准管理”的工作目标。
 
  (四)推进海洋新能力建设
 
  以提升海洋综合数字化管理能力为重点,推进海洋行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开展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应用场景建设,提升集成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海洋综合监管和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构建海洋新能力。
 
  10.建设海洋综合管理应用
 
  围绕海域、海岛和经济业务需求,聚焦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安全和海洋监管等方面,持续开展海洋综合管理业务应用场景建设,升级海洋经济应用模块功能,推进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安全和海洋监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海洋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海洋观测预报一体化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滩涂资源动态监测监管等数字化场景,实现海上智能网格预报制作与发布。
 
  11.建设海洋管理专题场景
 
  基于最新海域、海岛和经济管理体系,采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业务重构和流程再造,实现海域海岛发现处理问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海洋预报减灾评估等业务的上下联动。推进海洋、环保、海事等部门海洋数据整合共享,完善海洋管理指标体系,健全数据更新机制,通过“一张图”的方式全面实现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监管的动态展示和数字化管理,并以“一网统管”为依托,不断强化与涉海行业单位的业务协同,支撑海洋运行事件的整体态势分析及趋势预判。以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为契机,推进BIM、数字孪生技术的试点应用,为长期监测与评估生态修复成效提供数字化支撑。
 
  (五)强化数字新生态
 
  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对接融合水利部本级数字孪生流域,加强行业数据管理,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水务海洋行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性高效推进的持续动力。
 
  12.强化行业数据治理
 
  深化云数网资源融合的水务海洋数字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网络构建,巩固平台信息化体系,支撑数字化转型协同高效发展。持续梳理和汇集水务海洋行业数据资源,深化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推动水利、供水、排水、海洋等领域数据归集及共享,完善各部门数据采集及更新机制,坚持一数一源、多元校核,建立数据治理规则和责任机制,以支撑应用场景、释放数据价值为目标,打造基础数据统一、监测数据汇集贯通的水务海洋数据底板。依托市大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实现对全市智慧水务海洋建设的“算据”“算法”“算力”支撑。
 
  13.强化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水务海洋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分工、绩效考核等工作制度。依托市大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提升综合防御能力,保障互联网应用、局门户网站、局政务协同平台及重要业务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完善水务海洋网络安全联防联控机制,提升水务海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研究工控系统典型工艺场景数字孪生仿真验证机理及工控系统典型工艺场景全域数据驱动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预警技术。
 
  三、综合保障
 
  (一)深化组织领导,推进规划落实
 
  加强网信工作领导小组对市水务海洋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部署、重大项目的决策和指导作用,落实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及管理的责任主体,加强水务海洋发展智库支撑,形成全行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落实《上海市水务海洋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十四五”规划》,指导水务海洋信息化建设,提升规划引领作用。
 
  (二)加快技术推广,加强成果宣传
 
  加快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水务海洋业务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服务水务海洋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及时总结水务海洋数字化转型的成果经验,充分发挥各类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渠道作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三)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水务海洋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样化、多层级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数字化素养,建设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水务海洋数字化建设的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建立水务海洋数字化项目库,实施入库项目滚动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项目审批机制,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和保障。
 
  (四)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多级联动
 
  强化与国家部委的业务和数据对接,支撑一体化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深化长三角区域业务协同,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牵引,积极推进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化的水务海洋环境治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区水务海洋信息化的指导与服务,梳理和优化行业管理业务流程,整合行业管理信息。
 
  原标题:上海《智慧水务海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